跟室友討論好,流理台旁的空間就拿來放我們的盥洗用品,毛巾舖著,彼此的盥洗用品就這樣放上去,井然有序,挺好。

仔細看,室友的個人盥洗用品很單純:洗面乳、隱形眼鏡沖洗液、洗髮沐浴露、牙膏、牙刷、刮鬍刀,沒了,品項沒有任何的重複。

反觀我的,則是洗髮精、洗髮沐浴露、漱口水、洗面乳、洗眼鏡的清潔液、牙線、牙膏*3、刮鬍刀、牙刷及旅行組收納盒。

為什麼有洗髮精又有洗髮沐浴露?因為洗髮沐浴露是在成功嶺的時候買的,還沒用完,所以想說帶來用完它;牙膏也是,是本來旅行組附的、專長訓練時沒用完,所以帶來繼續用。

幹嘛不扔了就好了呢?可能覺得可惜,可能留在台灣也沒人用,可能不想浪費,可能有很多理由,但說到底,就是不太懂得「取捨」。

可以說是有備無患,畢竟東西帶著也是會用到,但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這樣把這些東西飄洋過海帶來呢?或者,都只不過是多此一舉,明明可以拋下的東西,卻因為「捨不得」,而繼續留著,活像個資源回收場一般,盡收些垃圾。

這樣的個性,一直到這幾年,才慢慢調整,回過頭去看五年前,或者是說這五年間,原來一直都還是這樣在生活著。

不知道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,不知道該留下什麼,不知道該「捨棄」什麼,該放下的捨不得放,卻緊緊握著那些不必要,卻仍當作寶。

如果再來一次,我只會帶上牙刷、牙膏、洗髮乳、刮鬍刀,在當地買塊木瓜肥皂,就這樣,乾脆利索,只留下最重要的,只留下需要的,只留下真正能夠跟著你一起過生活的。

但不會再來一次,所以只能提醒,下次,別再有備無患,要懂得取捨,尤其,「捨」。
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guest
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