剎那太短,日夜又太長。
仔細回想2015年在菲律賓服役的那些日子,才發現體悟太多,想記錄的往往都不單單是一個瞬間,而是一連串的感受;想要記錄每一個瞬間,發現要用的字跟感受,往往都超過那個瞬間的零點幾秒;如果要記錄多一點,用日記的方式,寫流水帳,又嫌太臭太長,很難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。
一晃眼,五年也就這樣過去了,該紀錄的沒有,反倒感受到的一直在增加,想想不太對,很多東西再不寫,真的就永遠不會寫了。
人家寫一千零一夜,用日夜來計算,我想著用剎那,仔細一查發現,剎那未免也太快了,才零點幾秒而已,那種較真的心態,連在這種小地方都能猶豫不決,考慮萬分,難怪這五年來,很多精彩的故事都沒留下。
上網查了下,才發現原來除了剎那、瞬間、彈指之外,還有一個詞叫須臾,很少用到,但很有意思。
《摩訶僧祇律》記載:「一剎那者為一念,二十念為一瞬,二十瞬為一彈指,二十彈指為一羅預,二十羅預為一須臾,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。」
原來古梵文的佛經上早已對這些時間量詞有了記載跟定義,只是日常生活中一直機會沒用到。
想了想,「須臾」這個字挺好的,沒有剎那那麼短,也沒有日夜那麼長,換算起來一天就是30個須臾,也就是48分鐘,2,880秒。比剎那、瞬間、彈指長一些,跟我拍下每張照片到思考這張照片對我的意義所需要花的時間,差不多,好,就決定是你了,「須臾」。
剎那太短,日夜又太長,須臾,剛剛好。
這次不能像以前一樣,有了方向就先做再說,每次都虎頭蛇尾,後繼無力;這次反向操作一下,先立個里程碑,一口氣寫出50篇,剩下的,先寫完再來說吧。
服役的這段時間,最感謝的就是照片上的這群老師,她們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,生活經驗的分享,都讓我認識了更多的菲律賓,所以寫在《菲律賓的一千個須臾》之前,我想用這張照片,作為一個楔子,開始接下來的寫作。
2020年04月03日,Makati